22年高考结束后,23届艺术生大军又风尘仆仆奔向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战场,而文化课作为80%艺术生都头疼的短板,文化课学习时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,课程繁杂、复习盲目、不知该如何去选培训机构,信心不足、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文化课实力......
下面,清北就带大家细数艺术生文化课中主要面临的五大问题:
问题一:过于乐观评估自己的文化课分数
文化课学习作为进入大学前的最后一战,有部分同学这时会掉以轻心,认为自己专业已经够好,文化课分只要够了就行!殊不知当你整天忙于专业课学习,琢磨如何提升专业成绩时,文化课已经大幅被落下。
大半年没有摸过书,如果再盲目乐观评估自己的文化课分,其实是不客观的。至少要给自己的总分打上七折,甚至更多的折扣。
其实最终决定校考合格证是否有用的是文化课,当你放弃文化课时,已经被好大学拒之门外了。
问题二:回原学校后,课程进度不匹配
回到原学校学习文化课后,除少数基础特别好的学生能快速适应,大多数学生迟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,感觉听不懂。
全部校考结束,普通生已经开始第三轮刷题复习,所以回去后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跟不上;很多课没听过,学校又不会安排老师讲解对应的知识,因此课程内容对于孩子来说是不适合的;一个班里最多会有一两个艺术生,这时老师的精力一定放在成绩相对较好的普通生身上,孩子将成为关注度低、极易被孤立的个体;最残酷的是,好不容易熬到高考结束,却在志愿填报上栽了大跟头。
艺术的录取规则极其繁杂,每年每个院校的录取规则都可能会有变化,各个院校间也会有很大的差别,这就要求老师拥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。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,孩子被高分低报,遗憾地与好大学失之交臂。
问题三:去管理松散的培训学校
艺术生个性鲜明,正值青春期,容易受外界干扰。上网、逃课、抽烟各种现象屡见不鲜。考完校考的艺术生学文化课已经到了分秒必争的阶段,因此全封闭式的环境尤为重要。
有些培训学校虽打着全封闭式的旗号,却管理疏松,对学生贪玩智能手机,熬夜打游戏等分散精力的现象视而不见,所谓的管理形同虚设,这也是一些艺术生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频繁换培训学校的原因。
一个学校究竟好不好,严格的规范管理和高品质的教育教学是重要的衡量指标。
问题四:盲目跟风,乱选教材
文化课学习冲刺阶段,学校会统一或者推荐学生订购复习资料和试卷,其中多数材料对于学习时间紧张,基础相对较弱的艺术生来说其实并不适用。
对他们而言,最重要的一定是掌握70%的基础分。学校如果无法分心研究适合艺术生的复习资料、考题,学生最后一定会出现不良反应,事倍功半,甚至成绩越考越差。
有一套用心编排,专为艺考生量身定制的内部独家复习资料,是尤为重要的。
问题五:高考后,忽视志愿填报的重要性
志愿填报,其实是最应警惕的环节。每年高考后很多学生凭自己的感觉填报,或者父母代填。本应给出建设性意见的学校,因不了解艺术生繁杂的录取规则,常常会出现“高分低报”的现象。
孩子本该拿到一线城市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,最后却被填到偏远地方的二本。这对于孩子而言是相当惋惜的,三年的努力因此毁于一旦。
因此“考得好,更要报得好”才是艺考生如愿以偿的重要途径,在填报志愿时希望各位艺术生及家长能够慎之又慎之,最好找到专业人士咨询后再填报。
在清北这一切都不是问题! 带领广大学子们逐一击破学业问题, 赢战高考!更多艺术生高考详情,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“清北文化教育”。
推荐文章Recommend